现代露点分析仪发展简介


日期:2020/4/17 15:19:34
浏览次数:231
摘要: 深特搭配了cosaxentau强大的营销体系,和GE所属的巴纳(panametrics)在20世纪末成为美国市场*大的两家露点分析仪表公司。 但是正如老对手panametrics被GE收购后就沦为三线品牌,后来更转入GE合并后的贝克休斯(Baker Hughes)之下一样,丧失了自主能力。在21世纪初,风光一时的 cosaxentau也被PSI集团收购,成为这个分析行业巨头底下的子公司,而深特作为一个小众品牌在整个集团体系内相当于囊尾的角色,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自然就造成包括全球售后资源的分配等等问题,进而导致了公司内部人才的流失。 这些从深特...

深特搭配了cosaxentau强大的营销体系,和GE所属的巴纳(panametrics)在20世纪末成为美国市场*大的两家露点分析仪表公司。

但是正如老对手panametricsGE收购后就沦为三线品牌,后来更转入GE合并后的贝克休斯(Baker Hughes)之下一样,丧失了自主能力。在21世纪初,风光一时的 cosaxentau也被PSI集团收购,成为这个分析行业巨头底下的子公司,而深特作为一个小众品牌在整个集团体系内相当于囊尾的角色,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自然就造成包括全球售后资源的分配等等问题,进而导致了公司内部人才的流失。

这些从深特出来人才,属于冷战末期美国培育出来的科技精英的一份子(打了这么多年怪怎么说也是一身金装了),手底下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他们成立的菲美特(phymetrix)公司反而摆脱了之前的限制,在原有传感器基础上推陈出新,造出了目前工业领域实用化阶段能够做到的*高精度的氧化铝传感器。

他们的秘诀就是四个字,更薄,更密。

 

image.png 

 

传感器优化后,分析仪本身的重量也就下来了,菲美特便携表的重量只有肖氏的三分之一左右(2.85KG),比较适合逐渐老龄化且有大量女性职工的中国工业。

image.png 

所以说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小公司有小公司的优势,特别是科技主导型企业,小公司往往更有冲劲,像专精冷镜露点的瑞士MBW,还有芬兰的维萨拉都可以说是分析仪器厂家里面的小巨人。

冷镜讲过了,就不多讲MBW了,给大家说说芬兰,大家知道芬兰靠近北极芬兰人对温度这些攸关小命的指标可是异常关注,随着二战的结束,维萨拉从无线电探空仪做起,很快就点满了大气温度、湿度测量的科技点,发明创造了很多独门武器,在高湿领域吊打无数巨头,像在湿度分析方面,他们在1973就开发出了世界上**个高分子聚脂薄膜Humicap

采用高分子薄膜被放置于两个导电电极之中的结构。传感器表面被多孔隙的上电极覆盖以防止被污染,且能暴露在冷凝状态中。下电极典型材料为玻璃和陶瓷。

image.png 

这种传感器好处是测量-60度以上的露点温度快而且准,也比较皮实,在各行各业都有应用。缺点是-60度以下没法用。

至于石英晶体震荡,光腔衰荡,五氧化二磷,光纤等等测量原理相对来说用量和适用性限制比较大,就不专门介绍了,毕竟本篇是简史,大家有个这几样*大的毛病是“贵”这个概念就行。

image.png 

博泰克HYGROPHIL HCDT水烃露点分析仪 

总之,到了20世纪头十年,国外工业的露点分析仪*能打大概是以下这几家:

冷镜式露点仪:爱迪泰克、MBW、密析尔

氧化铝电容法:肖氏、深特、菲美特、巴纳

陶瓷电容法:密析尔

硅电容法:马纳里可

光腔衰荡:泰格(TIGER)、米寇(MECCO)、光能

高分子薄膜:维萨拉

光纤:博泰克

五氧化二磷:DUMATCMC

激光法:DF


·  国内露点分析仪发展及问题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是现代中国工业体

的骨架,为了配套这些大项目,国内建立了北分、南分、川仪、成都厂等国企分析仪器厂,并完成了一些简单的露点分析仪器的研制。而随着上世纪70年代,合成氨和大量石化、天然气项目的建成,湿度、露点分析仪器的重要性就逼着国内仪表人寻求国外的资源。

   早在1974年。由**机械工业部技术情报所出版,北京分析仪器研究所等单位牵头的《分析仪表》一文中,对欧美日苏等国的分析行业及分析仪器公司做了分析,并在文章末尾,用一页篇幅提到了湿度计及水份计。

    当时国企能够自产热磁氧、热导分析仪等仪表(现在还靠这些产品吃饭……),但一些高精尖的仪表如不分光红外分析仪和激光分析仪等,自产缺乏时间、**和人才,只能走进口全套技术的路线(日本在1970年代也是这么做的,日本吸收后二次开发很强,像横河和岛津就是青出于蓝了。),并随之建立了北分-麦哈克等合资企业。

   相比其他分析仪器,湿度和露点上的分析仪,国内和其他国家在1970/1980年代差别还不是很大。

    1979年出版的《痕量水分仪》上提到的国内电解法水分测定仪:

我国生产的电解法水分测定仪

型号

生产厂家

USI-21

USI-1

WS-1

WS-2

HS74-1

北京分析仪器厂

成都分析仪器厂

兰州化学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旅顺元件厂

沈阳热工仪表厂

1982年,由兵器工业部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数字型冷镜露点仪SH-81就定型了。指标还挺不错:

测量范围:+20°C~-80°C露点温度;                         精度:≤±1°C;

准确度:±1°C(-30°C~-70°C露点温度);                  使用环境:0°C~+40°C、相对湿度≤30%;

样气流量:400毫升/分(*大值不宜超过500毫升/分)        电源:交流220V±20V、50HZ;

功耗小孩:<300VA;                                      显示形式:三位数字显示,+-极性,固定小数点,°C;

外形尺寸:420(长)×230(高)×210(宽)毫米;          重量:《12.5公斤

同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的WS-Ⅰ型也完成了从氧化铝电容法传感器到仪表电路的一整套设计,并做了各项测试,向市场推出。

诸种气体水含量测量结果(露点°C)

 

 

气体

仪器

WS-1型2

WS-1型0

WS-1型1

露点仪

高纯氢-分子筛-液氮冷冻

-106.5

-104.7

——

-103.0

高纯瓶,氮

-62.6

-60.7

——

-63.7

高纯瓶,氢

-50.8

-49.5

——

-49.0

普通瓶,氮

-28.2

-29.8


-29.3

液氮冷冻纯氢与普氢混合气

-74.4

-72.3

——

-71.5

高纯瓶,氢

-50.8

-49.3

——


高纯瓶,氩

(68大气压)

——

——

-64.0

——

高纯瓶,氩

(50大气压)

——

——

-68.0

-69.2

——

普通瓶,氢

——

-36.7

——

-37.0

但正如后来国产分析仪表都面临的问题一样,国内的露点分析仪器厂家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外分析仪表厂家的竞争,而是一个工业体系的全方位碾压。

   在低端市场,如-60°C以上领域,中国白城兵器实验中心人员写的《湿度测量体制历史和现状分析及建议》一文中就写到:“实验证明,氯化锂湿度传感器完全可以在低温条件下使用,以替代毛发湿度表。这就形成了新的湿度测量体制,0℃以上用电测通风干湿表,0℃以下用氯化锂湿度传感器。在总参气象局的支持下,长春仪器研究所利用这些电测温湿传感器研制成功了温湿遥测仪和机场自动观测系统并进行了设计定型试验,这2种自动观测的研究成功,首先实现了地面气象观测的自动化和遥测化。后来的发展出人意料,芬兰的湿敏电容传感器逐步进入了中国气象局和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原来形成的湿度测量体制被打破。” 国产直接出局,这就是维萨拉进入中国市场后迅速占领市场,80年代仪表市场进口品牌攻城略地的一个缩影。

 像在天然气领域,华北石油管理局勘测设计院1986年时发表的文章,就指出:“……为确保上述要求,我们除在输气首站的轻油回收装置中严格控制脱水温度外,还在首都与门站设置了天然气水露点分析仪,在线连续检测外输天然气的露点。当天然气露点高于规定值时,仪器可自动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调节有关参数。电容式水露点分析仪从英国肖氏公司引进……”。

    可见1986年北京天然气管道就用肖氏了,从那时起国内能源行业进口仪表就占比巨大、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大量的外资气体厂如AP、林德,石化如壳牌、美孚等进入国内,它们的工厂往往都是在国外选型,带来的仪表全部是进口品牌,根本没有国产仪表的空间。

        利润丰厚的气体和石化领域做不了,国产做做低端也遇到了问题,问题,*突出的有四个:没人才,配不起鞍,良品率过低,简配过度。

       很多厂子认为露点传感器没啥难度,道理书上都有,但是后来发现不行。首先国内仪表研发人员从根上就少,其次一个仪表研发人员起码要在行业里待十年左右才能独当一面,放到分析行业要求就更多了,流体、电路、机加、编程、工艺流程都要懂,要求极高。

   剩下的少部分继续玩仪表的,也在21世纪中国的环保监测行业崛起后,转向红外分析和激光分析等赚钱的领域,只有院校相关研究所和单位还有露点传感器的研发人才。

   而添置设备的巨额资金,也是仪表厂商无法承受的,很少有厂商会购买冷镜露点仪、湿度发生器等设备。

     核心传感器需要的大量试错实验也打消了很多厂商的自研勇气。

     同时自产传感器的良品率比较低,相比之下,国外品牌通过巨大的销售量(维萨拉的传感器是以万计的)抹平了制造中成本,而国内企业*大的几家湿度传感器制造商能有上千个销量已经不容易了。同时国外企业的积累经验多,品控比起国内好很多,起码很少发生货到现场一上电不能用的,售后成本比国内好很多。国内很多湿度传感器生产测试过了,现场一用就出问题,很容易导致口碑崩盘。

   *后一个简配问题,实际上是国产仪表技术上落后,导致只有靠降低商业费用和产品质量、人工待遇和进口仪表竞争的通病,只不过露点分析仪器行业特别突出,加上很多用户不想掏钱,造成一直用低配仪表,没有各种补偿,更显得国内仪表不如进口的好了。

   这四个问题直接导致了国产露点分析仪无法和进口同类产品竞争,尤其是像维萨拉、密析尔、GE等都在国内设立了露点传感器校准中心,缩短售后流程后就更是严重了。

   当然,其实国产的露点分析仪事业也没到满盘皆输的地步。

   首先,虽然自我造血能力差,但国内有着巨大市场(像国内气体行业大概是世界气体行业的百分之十几,要配很多很多露点分析仪),自然有懂行的介入,像光腔衰荡分析仪的人物,国家千人计划的特聘专家阎文斌博士就回国成立了内蒙古光能科技仪器有限公司,一下子让国内像光腔衰荡分析仪从无到有,直接进入世界水平。

   **,国内分析仪表毕竟有不弱的底子,除了欧美日外,基本处于**梯度,靠必须用国产仪表和航天等产业支持,这些年还是制造出了性能虽然和国外还是有差距,但相当一批可靠的仪表,(主要是冷镜分析仪,比如航空工程学院的YH98和约克仪器的DPT-8000)。随着市场的扩大和自身技术的进步,相信原本只见于科研单位的这些仪表会进入一般工业市场。

    第三,借着国内大力发展环保监测行业的东风,聚光、雪迪龙、先河等公司崛起带动了整个分析仪器行业的人才流动、技术革新和资金积累(。直观体现在湿度和露点分析仪上,就是终于有企业肯砸真金白银弄个CNAS实验室(南京埃森、约克仪器成都分公司)了,起码能够保证自己校准自己的传感器,不像其他国内同行要是传感器坏了一般只能靠经验判断,弄不好就只能弄不明白了。

image.png 

南京埃森实验室图,转载于南京埃森官网

image.png 

约克仪器实验室图,转载于约克仪器官网

     

    第四,国外对手也不是没有他们自己的问题,像热电、GE等巨头,分析仪表在他们集团公司内只是很小的部门,更别说露点传感器了,加上他们习惯在产品成熟后砍研发靠砖利权过日子,导致产品几十年都不带换代的,很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熟的产品现在还在销售,跟一直在进步的国产仪表比起来差距越来越小(材料学上的短板克服后会更小)。市场占有率大的如肖氏、深特,因为没有自己国内的售后维修体系,只能依靠代理商,当代理商自己没有实验室的时候,售后就是个问题。还有个仿冒品的问题,像肖氏露点分析仪,从上世纪进入中国之后就没怎么变过外型,废旧外壳很多,有不少利欲熏心的商人就自己买传感器和壳子自己组装,导致市场上充斥大量假货,山寨水平还很高,从外形看简直以假乱真,直到用起来才会发现不对劲。并且因为*近贸易战的影响,外国品牌都在涨价,有的一年涨幅在35%左右,削弱了外国品牌的竞争力,也是国内品牌的一个好消息。

     林林总总写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在阅读过程中都有这样那样的思考,作者就不越俎代庖做总结了。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看到仪表商TOP20这张图表上,有中国企业的一席之地。image.png 

注: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上述结果是指公历年度。部分数据是根据2018年平均汇率换算得出的。a.公司对2019年3月31日结束的财政年度的估计。b.仅在该部门的仪器销售结果。 c.截至2018年10月31日止财政年度。d.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财政年度。e.根据公司展望进行估算。来源:C&EN,公司数据

Copyright@ 2003-2024  约克仪器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0822-248

Email:beijing@yorkinstrument.com

 京ICP备09020503号-6